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22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日期:2012-02-14 17:18:41

二、士人的噩夢

——第一次黨錮之禍

獄中題壁詩

(又叫絕命詩)

清·譚嗣同

望門投止思張儉,

忍死須臾待杜根。

我自橫刀向天笑,

去留肝膽兩崑崙。

這首詩是中國近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維新志士、“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譚嗣同在戊戌變法失敗被捕後在獄中牆壁上寫的一首絕命詩。譚嗣同(1865-1898),字復生,號壯飛,湖南瀏陽人,為著名的“戊戌六君子”之一。

清政府在中日甲午海戰中大敗,被迫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1898年,以康有為為首的改良主義者透過透過光緒帝進行了一場資產階級的政治改革,以求達到強國的目的。然而當時朝中以慈禧太后為首的頑固派掌握著帝國的實權,加上袁世凱的叛變,慈禧太后發動兵變,並連發諭旨捉拿維新派人士,變法失敗。改革自6月11日光緒帝頒佈“明定國事詔》宣佈變法,到9月21日慈禧太后發動政變為止,前後僅歷時103天,史稱”百日維新”,因為改年是戊戌年,所以又叫“戊戌變法”。變法失敗後,光緒帝被慈禧太后控制,而譚嗣同卻是有機會逃走的,但他卻置自己的安危於不顧,多方活動籌謀營救光緒帝。因為事發突然,計劃均告落空。在這種情況下,他毅然決心以死來殉變法事業,拒絕日本使館為他提供“保護”,他要用自己的犧牲去向封建頑固勢力作最後一次反抗。身陷囹圄的譚嗣同在獄中寫下了這首充滿英雄氣概的詩篇,他慷慨赴死的決心把望門投止的張儉頓時比了下去。他在就義時還大聲呼道:“有心殺賊,無力迴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