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27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日期:2012-02-25 15:36:54

9.制度的選擇:分封制與郡縣制

劉邦分封韓信等人為異姓王乃是迫不得已的權宜之計,他並不想像項羽那樣只做一個名義上的霸王,他想做的是一個貨真價實的皇帝,一個像秦世皇那樣尊貴無功的皇帝,於是在他老婆呂后非常默契的配合下,那些為他打天下出過力的異姓王先後都去見了閻王。秦朝滅亡的教訓讓劉邦覺得單純的郡縣制也有它的缺陷。

人民群眾向秦朝開火的時候,沒有一個家裡人前來幫忙,結果被外姓人奪了江山。劉邦害怕漢朝會重蹈覆轍,於是他推行了一個奇怪的制度——郡縣制與分封制並行,我們可以簡稱為一國兩制,看來古人的智慧並不比今人差啊,於是劉邦把地盤做了合理分割,以都城長安為中心,周邊較為富庶繁華的地區劃為郡縣,歸中央直接管理,外圍較為偏僻貧瘠的地區分封為王國,都是劉姓子弟,劉邦的意圖非常明顯,他是想把主要力量控制在中央,用王國拱衛朝廷,成為保護中央的藩籬,為了保證江山始終能控制在劉姓手中,他還特別規定了一條基本國策:非劉姓稱王者,天下共擊之。同時他還要求同姓王們一旦中央有難,他們必須進京勤王。也許劉邦沒有想到,正是這條規定,為他的接班人們留下了極大的隱患。

其實劉邦也不傻,他非常清楚皇位對人的誘惑力,這種誘惑力很難保證這些王爺們不會心生歹意,所以他對諸侯王的人選非常慎重,其中有一個環節是面試,主要考查內容就是這些人將來是不是能忠於朝廷,成為大漢天下維穩的中堅力量。從事後來看,劉邦的眼光的確不怎麼的,後來背叛這一原則的人並不少,特別是其中有一個叫做劉濞的侄兒,當被他看出有反骨時,已經木已成舟,皇帝金口玉牙,悔之晚矣,只好對他說:“有人說大漢日後將會有作亂之人,這個人不會是你吧?”劉濞趕緊說,那不可能,我絕對不會幹這種事情的!劉邦心情稍慰,可是世界最不可靠的就是諾言,日後這個人將成為大漢最不穩定的因素。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