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53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據上海一家管理資產規模20億元的私募總經理介紹,其公司2010年新招了一批研究員培養,2010年初還從券商中挖了負責市場、投資、研究的幾位合夥人,但年內幾乎都離開了。有業內人士透露,2011年有幾家公募基金公司內部增加了研究人員,這些研究員的來源竟是幾家大型私募基金。

不僅打工一族,私募老總們也在去留間痛苦抉擇。一少壯派股市達人,曾任 私募基金公司 老總,幾個月前辭別老東家後,因行情冷清,一度投身黃金公司炒金買銀。雖然仍矢志於股海搏殺,“但行情真是太淡了。”其一聲嘆息難以道盡無奈之情。

一度躊躇滿志投建私募公司的公募界大佬最終重返公募也給業界添了些許談資。而據悉,在地下私募領域, 私募經理 計劃迴歸公募基金更是並非個案。

其實,除了業績報酬,陽光私募還有少量管理費收入,但據信託界人士介紹,信託私募的固定管理費一般是1.5%,信託、銀行等渠道拿1%,私募基金能拿到0.5%,7億的資產規模管理費一年為350萬,在沒有業績提成的情況下,這差不多就是一傢俬募的盈虧平衡點。而實際上,目前規模超過7億元的私募並不多。

降薪、裁員也就成了入不敷出的私募群體苦熬過冬的應對之道。近期,業內不時傳出私募機構年終獎打折的訊息。“現在關鍵是能活著過冬,低成本運作就很重要。”深圳一私募已將2011年初招聘的研究員解散,只留下3位合夥人守著一期信託產品。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